-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常態 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
“目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影響匯率的因素較多,未來人民幣匯率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雙向波動是常態,合理均衡是目標,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本周召開第八次工作會議,對于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再度“發聲”。
-
《煤炭行業“十四五”老礦區轉型發展指導意見》印發 擬建成一批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和基礎設施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11月19日消息,《煤炭行業“十四五”老礦區轉型發展指導意見》于近日印發。
-
滬指早盤漲0.34% 氫能源板塊漲幅居前
11月19日,A股三大股指早盤小幅震蕩,滬指漲0.34%。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報3532.55點,上漲0.34%,成交額2503億元;深證成指報14634.48點,上漲0.38%,成交額4068.75億元,兩市合計成交額6571.75億元;創業板指報3393.58點,上漲0.29%,成交額1645.5億元。
-
國內PVC期貨早盤持續拉升 主力合約漲幅超6%
11月19日國內期市早盤交易時段,PVC期貨漲勢顯著。北京時間11時14分,主力合約漲幅達到6.5%,表現居前。
-
銀保監會調整保險資金投資債券信用評級要求
據銀保監會11月19日消息,為規范保險資金債券投資行為,防范資金運用風險,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投資債券信用評級要求等有關事項的通知》。
-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實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全覆蓋
記者11月19日從銀保監會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規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聯合地方政府和成員單位,就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細化政策措施,制定了《關于加強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已于近日印發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
-
國家衛健委:18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 其中本土病例8例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9日通報,11月18日0—24時,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上海7例,廣東3例,山東2例,遼寧1例,廣西1例,四川1例,云南1例),含2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8例(遼寧7例,均在大連市;河南1例,在鄭州市),含1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在河南)。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
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今天(1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由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下挫
11月1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下挫逾20點,報6.3835,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走低十余點。截至9點33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3829、6.3836。
-
央行開展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 實現凈回籠500億元
人民銀行11月19日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1年11月19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0%。今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民銀行實現凈回籠500億元。
-
齊翔騰達:證監會決定對控股股東齊翔集團進行立案調查
齊翔騰達11月19日早間公告,接到控股股東齊翔集團通知,齊翔集團于2021年11月17日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
-
上證早知道│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將公布;機構密集調研北交所上市公司;又有食品公司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今日市場關鍵詞;交通運輸、鋼鐵、甘氨酸
微信公眾號 08:52
-
透視雙重變化 廣州車展引燃行業競爭“下半場”
11月19日,2021廣州國際車展拉開帷幕。此次汽車行業的年終“盛宴”上,最引人注意的并不是全球首發、新車上市等傳統活動節目,而是以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技術等為代表的汽車科技企業,以及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企業首次“登臺亮相”。
-
我與上證報的故事│華生:風雨之中結友情
《上海證券報》是我喜愛的一份證券報刊。記得有一段時間,在《上海證券報》上經常能看到一些有深度的理論性分析文章。這些年來,由于我研究的問題與證券市場的關系少了,所以這方面的文章也就看得少了。但盡管如此,《上海證券報》還是我現在訂閱的唯一一張證券報。
要聞 08:52
-
尚無公募基金重倉的這家上市公司,最近被楊東、董承非攜手現場調研了……
卸任基金經理近一個月的董承非蹤跡再現,他與多位“興全系”私募大佬共同前往江蘇昆山對上市公司飛力達進行了現場調研,同行者包括寧泉資產創始人楊東、??べY產創始人杜昌勇等。
微信公眾號 08:50
-
廣汽集團曾慶洪:廣汽埃安預計年內完成A輪融資
坐鎮“主場”,廣汽集團將在2021廣州國際車展期間攜廣汽研究院、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共同發布碳排放目標及汽車“新四化”最新舉措,并帶來系列綠色、低碳、智能網聯的創新科技和產品,其中包括兩款全新概念車型。
-
競購海光電子“下聘不過門” 可立克股價先漲減持“隨至”
11月17日,經歷了連續兩日回調后,可立克“利落”斬獲一個漲停板。當晚,公司發布一則擬參與競買海光電子54.25%股權的公告,似在為白天突如其來的漲勢道明原委。
-
多個國內農產品期貨表現亮眼 紅棗主力合約早盤漲超2%
11月19日國內期市早盤,多個農產品期貨表現亮眼。9時03分,紅棗主力合約上漲近2.4%。
-
自動駕駛持續“升溫” 智能配件需求大增
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在不斷“升溫”。在今日開幕的2021廣州國際車展上,我國多家車企推出各自最新配置的自動駕駛車型,不少業內人士驚呼新車算力內卷。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家以及相關車企高層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和電動車拉動動力電池需求一樣,自動駕駛的應用升級正在大幅提升相關硬件的需求。
-
上機數控金剛玻璃簽訂重大采購合同
光伏產業鏈的高景氣度從上市公司的采購大單可見一斑。上機數控昨日晚間公告稱,為充分保障原材料的供應,經公司、弘元新材、江蘇中能友好協商,就原框架協議期滿后“多晶硅料及顆粒硅”的采購簽訂合同,預計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采購數量為9.75萬噸。參照PVInfoLink 最新公布的價格估算,預計合同金額約為262.275 億元(含稅),不含稅為232.102億元。該金額僅為根據當前市場價格測算,實際以簽訂的月度補充協議為準。
-
監管層13個犀利追問直指定增疑云 海源復材“強打補丁”仍難自圓其說
海源復材的鎖價定增項目疑云重重。11月17日晚,證監會對該項目的審核反饋意見及公司的回復正式披露。在此之前的11月15日,上海證券報刊發了《神秘贛商資本游戲“玩轉”海源復材》的深度調查報道,報道涉及的諸多問題,在證監會的13個反饋意見中幾乎都問了個遍。
-
微博赴港二次上市 75%用戶屬于Z世代
三季報披露后,12歲的微博也將敲開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大門,擬募資用于持續擴大用戶群及提升用戶參與度,改善內容生態系統,以及研發、戰略并購等。
-
滬指低開0.04% 光伏板塊表現強勢
周五,上證指數開盤報3519.28點,下跌0.04%。深證成指低開0.06%,創業板指高開0.06%。光伏板塊表現強勢,捷佳偉創高開超過3%。鋰電池、網絡游戲、煤炭板塊則跌幅靠前。
-
“十四五”綜合運輸服務規劃出爐
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總目標,加快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開放共享、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現代綜合運輸服務體系。
-
緊盯關鍵崗位及人員 監管擬加大險企違規責任人問責力度
今年以來,保險業罰單數量、罰款金額均有所增加,下一步,監管部門將加大對保險分支機構上級管理機構和責任人員的處罰問責,壓實主體責任,要求各保險機構緊盯關鍵崗位、關鍵人員。
-
年末穩經濟再加力 多方研究部署今明兩年政策銜接
據經濟參考報11月19日消息,記者了解到,在年末沖刺穩經濟的關鍵窗口期,加力穩定宏觀經濟運行的政策信號進一步強化。除了繼續面向市場主體需求制定實施宏觀政策,適時出臺實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舉措等“實招”外,強化跨周期調節、研究今明兩年政策銜接頻頻得到強調。從部門到地方加緊謀劃明年經濟工作思路,同時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更好激發投資消費活力。
-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熱情升溫 更多渠道加速打通
據經濟參考報11月19日消息,中小銀行掀起新一輪“補血”小高潮。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18日,包括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可轉債在內,今年銀行發債規模已超1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在發債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從渠道來看,債券與定增、優先股等股權融資方式相比,仍是銀行資本補充主要渠道,其中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占據“大頭”。與此同時,在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通過配股融資、轉股協議存款、地方專項債等新興工具進行“補血”。
-
國內首個開源跨鏈協議上線 六銀行布局區塊鏈生態圈
國內首個開源跨鏈協議——陸羽跨鏈協議11月18日發布。業內人士表示,該協議將改變此前國內區塊鏈數據“孤島”現象,讓機構聯盟鏈之間可實現價值和數據的交互,從而構建未來分布式商業模式。
-
推進離岸國際貿易發展 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
在11月18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從三方面支持地方發展離岸貿易,一是優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提升復雜業務的審核能力;二是支持地方建立離岸貿易協調機制和信息平臺;三是加大離岸貿易企業培育力度,支持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開展離岸貿易提供良好的市場條件和公共服務。
-
國務院同意在臨港新片區調整實施兩項法規
11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